一、垂盆草的功效

垂盆草可療水火燙傷,用鮮草洗凈搗汁外涂;可用于癰腫初起,除煎湯內服外,同時用鮮草洗凈搗爛外敷,還可消癰退腫。

垂盆草善解蛇毒,為民間治療毒蛇咬傷的常用藥品,可單用鮮草半斤,用冷開水洗凈,搗爛絞汁內服,每日一至二次;也可配合半枝蓮、野菊花、鬼針草、車前草、生大黃等藥煎湯內服,并用鮮草洗凈搗爛外敷。單用本品治療傳染性肝炎(包括急性黃疸性肝炎,急性無黃疸性肝炎,以及遷延性肝炎,慢性肝炎的活動期),對降低血清轉氨脢有一定作用,且可使患者的口苦、胃口不好、小便黃赤等濕熱癥狀減輕或消除。此外,本品近又用于癌腫。

垂盆草原為民間治療瘡癰及毒蛇咬傷的常用草藥,但因一般中藥店不備,故過去在臨床上殊少應用。近年來發現本品可用治傳染性肝炎,對降低轉氨脢有良好的近期療效;根據臨床初步體會,有些病患在停藥后又有轉氨脢升高的現象,為了提高療效,有待進一步實踐與研究。景天科植物垂盆草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。均為野生。夏、秋二季采收。切段,曬干。生用或用鮮品。

二、長石頭縫里的植物

垂盆草就是長在石頭縫里的植物,垂盆草又被稱為狗牙瓣、打不死,屬于景天科多肉植物,多分布在福建、湖北、河南、北京等地區。垂盆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它的葉子呈披針形或長圓形,最長的能長到5毫米。垂盆草會在每年5~7月開花,到了8月便會結果,它的花朵很少,花瓣較短,花朵為黃色,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。垂盆草適應力很強,喜歡在溫暖、潮濕、半陰的環境中生長,養殖時讓植株接受散光照射即可。

垂盆草對土壤的要求不高,但適宜在疏松、透氣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長,養殖時可以將腐葉土、河沙、珍珠巖混合配制土壤。垂盆草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,對水分的需求量不高,養殖時可以根據溫度或季節的變化來給植株澆水。垂盆草較耐寒,能短時間的在0度中生長,但要想讓植株更好的度過冬天,養殖時最好將溫度控制在5度左右,平時養殖時最好將溫度控制在15~28度。垂盆草在生長期對肥料的需求量較高,這時養殖最好每半個月給植株施一次肥。

三、垂盆草的養殖方法

垂盆草極耐瘠薄,一般土壤都能適應,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最相宜。能自播繁衍。見陽光花開,早、晚、陰天閉合,故有垂盆草、午時花之名。

用播種或扦插繁殖。春、夏、秋均可播種。當氣溫20℃以上時種子萌發,播后10天左右發芽。覆土宜薄,不蓋土亦能生長。幼苗分栽,株行距5×6厘米。需施液肥數次。在15℃以上條件下約20余天即可開花。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種,在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,萎蔫的莖也可利用,插活后即出現花蕾。移栽植株無需帶土,生長期不必經常澆水。果實成熟即開裂,種子易散落,需及時采收。

垂盆草一般以種子繁殖為主,自播能力也很強。但隨著大量園藝新品種的出現,其種子較難收集到。尤其是重瓣的園藝新品種,花后不結籽。因此,家庭繁殖可采用扦插法。

1. 種苗越冬:每年霜降節氣后(上海地區)將重瓣的垂盆草移至室內照到陽光處。入冬后放在玻璃窗內側,讓盆土偏干一點,就能安全越冬。次年清明后,可將花盆置于窗外,如遇寒流來襲,還需入窗內養護。

2. 扦插時間:5月初至8月底均可剪取5cm左右的嫩莖頂端進行扦插。

3. 配制培養土:可用3份田園熟土、5份黃沙、2份礱糠灰或細鋸末,再加少許過磷酸鈣粉均勻拌和即成。

4. 種植容器:泥盆、瓷盆、塑料花盆或底部能夠滲水的其他容器。底部滲水處墊上瓦片,以利滲水,就可裝入培養土種植了。

5. 扦插方法:抹平容器中培養土平面,將剪來的垂盆草嫩枝頭插入竹筷戳成的洞中,深入培養土最多不超過2厘米。為使盆花盡快成形、豐滿,一盆中可視花盆大小,只要能保持2厘米的間距,可扦插多株(到成苗擁擠時,可分栽他盆)。接著澆足水即可。新扦插苗可遮陰,也可不遮陰,只要保持一定濕度,一般10~15天即可成活,進入正常的養護。

6. 平時養護:垂盆草極少病蟲害。平時保持一定濕度,半月施一次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氫鉀,就能達到花大色艷、花開不斷的目的。如果一盆中扦插多個品種,各色花齊開一盆,欣賞價值更高。